赛事公司为赞助商提供的权益体系已发展得相当成熟,通常围绕品牌曝光商业回报排他性保护及深度合作展开。根据现行协议及行业实践,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:
️ 一品牌曝光与宣传权益
1. 标识与名称使用权
现场展示权:在赛事场地(如广告板拱门电子屏)物料(门票手册)及工作人员服装上展示赞助商Logo。媒体曝光权:通过赛事直播/转播(电视网络平台)新闻发布会官方宣传片等渠道植入品牌信息。数字平台权益:在赛事官网App社交媒体等平台展示赞助商信息,并为其定制专题内容(如“官方合作伙伴”专栏)。2. 优先及显著位置权
富易堂官网赞助商品牌在同类产品中享有最优展示位(如起终点主广告位运动员服装醒目位置)。高层级赞助商可冠名赛事或关键环节(如“XX杯马拉松赛”“最佳球员奖”)。 二商业合作与销售权益
1. 产品专属销售权
在赛事现场及周边区域独家销售赞助商指定产品(如运动饮料装备)。结合赛事开发联名商品(如“苏超定制款”乳制品限量版纪念品)。2. 销售分成与数据共享
赞助商可获得衍生品销售分成(如联名商品门票附加套餐)。赛事方提供用户画像数据(如参赛者消费偏好),助力赞助商精准营销。️ 三排他性权益与法律保障
1. 行业排他保护
在同品类商品/服务中,确保赞助商享有独家合作地位(如金融类仅限一家银行)。赛事方需主动打击“隐性营销”(非赞助商违规蹭热度)。2. 权益执行监督机制
赞助商可现场检查权益落实情况,并提出整改要求。违约时,赛事方需支付违约金(通常约定赞助费10%~30%)。 四深度合作与附加价值
1. 线下活动参与权
赞助商可设立互动展区(如产品体验馆抽奖活动),直接触达受众。高层级赞助商获赠VIP席位贵宾接待服务(如赛后晚宴球星见面会)。2. 内容共创与IP联动
共享赛事IP开发权(如使用赛事标志制作广告)。与运动员/球队联动营销(如赞助商代言人出席品牌活动)。 不同层级赞助商的权益差异示例(以马拉松赛事为参照)
| 层级 | 典型费用范围 | 核心权益 |
|-||-|
| 冠名赞助商 | 1000万~1200万 | 赛事冠名权主广告位独占全媒体品牌植入VIP接待产品独家销售权 |
| 官方合作伙伴 | 500万~800万 | 指定品类排他权赛道分段冠名定制宣传内容现场展位 |
| 赞助商 | 300万~500万 | 固定广告位展示社交媒体提及产品抽样推广 |
| 供应商 | 80万~200万 | 物料赞助置换权益(如提供装备获Logo露出) |
行业新趋势
区域化下沉:如“苏超联赛”吸引伊利京东等品牌借赛事渗透区域市场。权益定制化:赞助协议趋向灵活(如京东金融结合赛事提供支付保险服务)。运动员权益松绑:田协新规禁止以“赞助商竞品”为由限制精英选手参赛,但保留其服装品牌展示权。建议赞助商在选择层级时,需匹配自身营销目标(品牌建设/销售转化),并通过合同细化权益清单(如曝光频次排他范围),同时预留部分预算用于“权益激活”(通常额外赞助费的50%~100%)以放大效果。